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
中学时代,学习了王勃的许多华美篇章,它们或兴象婉然,或气骨苍然。其中,《滕王阁序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当中的很多诗句至今仍能脱口而出。“老当益壮,宁移白首之心?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。”这是全文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,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,面对一切艰难险阻,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,并未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难而自暴自弃。
前段时间打电话回家,我妈接到了。她一接到电话就开心地告诉我:“娃儿,妈又找到新工作了,是在玻璃厂烧火、轧玻璃。”我在电话里也为妈妈感到高兴,因为这样我们家就多了一份收入,日子就可以过得不那么清苦了。但放下电话后,我又开始担心她了。担心她在外面受委屈,遭白眼,害怕她辛苦,担心那折磨她生不如死的肩周炎和鼻炎又复发了。寒假回家时,有一天我看到她手指甲太长了,指甲盖里面又黑又脏,当时我就抱怨了一句“哎呀,你怎么那么不爱干净?”说着顺手拿起剪刀想帮她剪手指甲,可她却畏畏缩缩,说什么也不肯。在我强行要求下,才把她的手拖过来放在我的大腿上,我刚一摸到,天哪!这哪是人的手啊,这分明是一块树皮呀!只见妈妈的双手被深一条浅一条的口子给爬满了,有的还能看见鲜红的肉,我这才明白她为什么说什么也不肯让我帮她剪手指甲。她是怕我伤心、怕我流泪。因为我从小就被她教育:“男娃儿家家的,不要随随便便流眼泪子,那个东西不值钱的。”
打回家里的电话几乎都是被母亲接到,即使父亲在电话旁,他也会让母亲去接。印象中有几次是父亲接到,而每次与父亲通话,他总说不了几句,似乎只是例行公事。问问我在学校还好吧,能吃饱吗?还有生活费没?下雨没?注意身体,打球时慢点(曾因打羽毛球伤了腿,故有此一问),还有啥子说的没有嘛?如果没有的话,那就这样嘛。父亲总是如此,话不多,啥都藏在心里。
我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。
印象中,我从小就好像要比同龄人懂事得多。每天放学,回到家放下书包舀一瓢冷水灌下肚后,就到柴房背着背篼,拿起草刀到地里面去打猪草。为了节约时间,即使是冬天我也会打着光脚板趟过河水前往猪草地。猪草背回来后(之前有人问我,当时你那么小的身板背一大背篼的猪草背得动吗?我的回答是,当时的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,因为我觉得背不动就不能成为问题,背不动,拖也得拖回来。当时想的是怎么快点把猪给喂大喂肥),就赶忙给父母做晚饭。等饭菜好的间隙我会把猪食给拌好,等父母回来喂猪。那时候,猪圈里面的那个东西,不仅仅是一头猪,更是我们一家人过年的所有开销。猪圈里的猪承载着我童年时过年的新衣服、新鞋子、一毛钱两颗的水果糖……
2011年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,父母亲都为我感到高兴,二老很激动地说:“我们家终于出了一个大学生了,这下好了,娃儿终于有希望摆脱泥腿子的命运了。”大学期间,在周围的同学们都在忙着到这儿玩去那儿耍的时候,我仍然不敢懈怠,每天都在坚持学习。大学四年,连续获得“国家励志奖学金”,多次获得“校级三好学生”、“优秀学生干部”,毕业时荣获“校级优秀毕业生”等荣誉称号。大四时,我坐在图书馆规划自己未来的路,当时有一个问题摆在我面前,到底是先工作,还是继续读研进行深造?最后,我决定先考研试试,上了的话就读,没上的话就去找工作。因为怕父母为我担心,所以我一直都没有告诉父母我有考研的打算。直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到手后我才告诉了父母。对于许多家庭来说,考上研究生绝对是一件大喜事,出国旅游、各种高大上的电子产品都是对孩子的奖励。而这些之于我,就犹如朱自清先生在《荷塘月色》中所说:“但热闹是他们的,我什么也没有。”我当时最关心的就是学费该如何解决。了解到西南财经大学有“入学绿色通道”后,我马上提出了申请。入学后,我又向中国银行提出了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。我希望通过自己地努力完成研究生的学业,不再为家里面增加负担。
接触到《滕王阁序》是我的幸运,让我在面对困难时,总能砥砺前行。而成功申请到中国银行的国家助学贷款,更是让我在经济困难时,不至于丧失自己的青云之志。国家助学贷款在助我顺利进入学校学习的同时,也筑起了我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坚强信念,更铸就了我不断为周围人服务的人生理念。
记得汪国真先生在《热爱生命》中写道:“我不去想是否成功,既然选择了远方,便只顾风雨兼程。”也许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,或崎岖坎坷,或荆棘密布,但请记住: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。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;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”我绝不会向苦难低头,因为我相信,努力会使自己远离贫穷,因为我更相信,我的父母、我的祖国,还需要我去反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