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采展示
风采展示
风采展示

第四届“助学•筑梦•铸人”主题系列宣传活动优秀征文——筑梦与自我成长

发布时间:2018-12-07     作者:   点击:[]

筑梦与自我成长

    --受助于学,自铸于梦

国家有中国梦,个人有青春梦。在有梦的时节,我们正年轻,我们正在勇敢追梦的路上。我的追梦时节,正读大学。受益于国家的资金帮扶,我的大学生活摆脱了对生活的焦虑和后顾之忧,受助于学,才能自铸于梦。

因此,在筑梦的路上,我首先怀揣的是一颗感恩的心。记得刚入校园时,老师对我说,不用担心,学校和国家都会帮助我。这样直白的语言,很朴素,也很让人动容。其实家庭并不宽裕的孩子,心很忐忑,有需求却往往犹豫着开口。老师这样的承诺,让我一瞬间安心,也很感激。我想,在大学,是这样一个温馨的开头,赋予我学会感恩的能力。在大学,老师和学生摆脱了严苛的命令、教导与被指挥的关系,使得师生关系更加自由。但于我而言,老师给予我的亲切关怀,使得我在大学,仍予他们极高的尊重和敬爱。而这一切的背后,是我对他们、对学校乃至国家的感恩。

因为感恩,所以我充满勇气去逐梦。时常想着念大学的机会着实不易,想着学校和国家对我无偿的给予,我不自觉会在这样的环境中,渴望着成长与自立。想法往往带动行动,行动的收获赋予人自信。受助于学,让我珍惜和投入。在大一结束,能顺利转入心仪的专业,鼓舞着我自铸于梦。回想起来,我觉得非常幸运啊,没有因为家庭的经济束缚,丧失任何进步与成长的机会,也没有被剥夺任何尝试未来的可能。越成长,越现实,这是事实。但在自己大胆的尝试,自豪的收获的路上,我却越来越明白,曾经心中自以为的“现实”,其实很狭隘,甚至不实际。有时候,我们深深陷于对未来的迷茫,不是起点低于旁人,而是我们自己局限了自己。勇气让我敞开了胸怀,接纳现实的开始,其实也是接纳了有待成长的自己,接纳了未来有无限可能的自己。回忆我筹备转专业的时候,心无旁骛,认真调查各个特色的课程,攒着时间去旁听,去提问,去交流。敢做永远比不敢做,多一个可能。看着身边曾豪言壮语的同学,有不想行动而放弃的,有纠结于他人的片面之词而退缩的,我突然明白,平台和机会或许对每个人而言,的确不同。但真正决定我们走向哪里的,是思想和选择。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我们能遇见机会,争取到机会。知道怎么去获取想要的,我们有途径和方法达成目标。因为筑梦的勇气,赋予我敢做敢为的闯劲,也让我在一次次实践中感悟,人生路上的先来后到,从来不是助力器或绊脚石,想法决定了我是否能前进,方法决定了我能否前进得快,格局决定了我走多远。因为想报恩,所以我有梦;怀揣梦想,我在坚持和成长。

在铸梦的途中,生活教导我为人。学生资助处的一位老师曾期待我们“厚德载物,静水流深”,后来成为我的座右铭。受到帮助,所以也善待他人,也尽己所能去奉献。给予帮助,多点关怀,付出这样的性情去待人待己,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欣喜。“以德立人”,是我在被帮助时的所感所悟。温柔的对待自己,学会放松与运动,阅读与反思;热情的对待他人,回应与问候,交流与帮助。在青春里成长的时候,会感受到人情味的温暖,也去温暖身边的人。和同学多几次聚餐、骑游,在学习小组里各抒己见又相互学习……以“德”待人待己,让彼此的相处融洽、轻松。铸梦的路上,有你追我赶,也有合作交流。我在成长中,也努力培养一个好性格,成为温柔善良的人。

受助于学,自铸于梦。感谢学校和国家的无私帮扶,遮蔽了我头顶的风雨,让我勇敢逐梦,自由成长!



陈艺鑫

西南财经大学 15级金融智能与信息管理实验班

上一条:第四届“助学•筑梦•铸人”主题系列宣传活动优秀征文——助一人的学▪筑一家的梦
下一条:第四届“助学•筑梦•铸人”主题系列宣传活动优秀征文——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